中国防雷技术论坛|防雷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入住防雷宿舍
查看: 414|回复: 0

让气象与电网的手握得更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0-13 11: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测、报、防、抗、救、援”这条完整的防灾减灾体系链中,“测”、“报”环节是整个体系的前提,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3月4日17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此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应对、电网与气象部门合作等话题谈了看法。   此次雪灾既有直接成因也有天气气候背景   刚一见面,热情的郑国光便送给记者一份《席卷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活页。他说,这场灾害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他已将这份材料向两会代表委员广为散发。   他用“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损失重”形容此次天灾。此次灾害,既有直接原因,也有天气气候背景。前者指今年降雪量异常偏多、气温异常偏低和偏低气温持续时间长。后者则指大气环流异常稳定,拉尼娜事件推波助澜,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20多天稳定少变的大气环流,连有五十余年工作经历的老院士都没有见到过。”他说。   作为研究结冰的专家,他特别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电线覆冰机理:在零下20~40摄氏度环境下,仍可能有过冷水存在,水滴表面张力致其不会结冰。但很小的外力就会破坏这种平衡,过冷水一旦滴到电线上极易结冻。此外,饱和水汽压差也是造成电网覆冰的重要原因。在贵州,即使没有雨雪,但是天气潮湿,电线也可能很快覆冰,这缘于水汽不断凝华。   气象条件甚至也决定了覆冰密度。他说,“一般而言,冰的重量为0.9克/立方厘米。但是如果相对湿度低,冰的密度就小。以吉林雪淞为例,直径达到50毫米也不易成灾,因为其密度会低到0.1~0.2克/立方厘米。”   不独此次雪灾,近年来我国恶劣天气强度加大并呈现异常。超强台风肆虐东南沿海,川渝遭受百年一遇大旱又遭遇特大暴雨,百年不遇的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新疆发生内陆少见的风灾……不少地区的雨情、汛情、旱情等打破历史纪录。   “全国气候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影响下,大气中容纳的水汽就多,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多。”他判断。   当务之急是破解电网覆冰问题   郑国光说,这次天灾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国在应对和防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方面虽然取得不小成就,但仍有一些薄弱环节。   中国气象资料积累始于建国初期,上世纪50年代初学习了苏联气象观测规范。随着各地气象监测台站网的建立和完善,覆冰观测记录随之增多。目前,中国气象局有511个观测站开展覆冰观测。观测样本是大约长为80厘米的细钢丝,主要是参照农村电话线路。这种作法难以对输电线的覆冰情况进行模拟。不过,他介绍,“从2008年冬天开始,中国气象局将输电线作为观测样本。”   此外,针对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皆有覆冰观测记录,黄河以南地区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地区观测的现状,中国气象局将在南方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覆冰观测。同时,着力研究和开发极端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技术及方法,做好灾害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的预评估。   冻雨并非不为人知。湖南、重庆等地几乎每年都有冻雨。但时间短、影响小,此次灾害强度大、时间长,危害极重。   建立健全防御极端气象灾害体系和机制势在必行。为应对覆冰灾害,郑国光希望气象部门和电网企业携手建立电网覆冰预警机制。目前,中国气象局和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方面一直有成功合作,如暴雨到来之前便发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此外,气象部门和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交通部分别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高速公路大雾及覆冰预报等方面合作顺利。他相信,电网和气象部门完全能在电网覆冰灾害研究和防御方面开展良好的合作。   对于国家电网公司提高电网设计建设标准应对覆冰危害,他认为非常及时,同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充分考虑气象条件,二是加快新材料等科技手段的应用。   电网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大有可为   郑国光说,气象部门一直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1月11和22日,中国气象局连续召开用户会,并邀请国家电网公司代表参加。他认为,双方加强合作大有可为,且不仅局限在覆冰领域。   首先是防雷击。雷击会引发输变电设施跳闸事故等。目前,全国气象部门建立了雷电定位系统,200多个雷电监测站都在运行,实时数据能够传到北京,并为电网预警提供帮助。如果雷击引发事故,还可以依靠这套系统快速定位故障点,加快抢修。在美国,电力企业已成为雷电监测机构第一大用户。   其次是电力调度。气象条件变化可引发全社会的用电量增减。电力企业已逐渐学会根据气象条件变化来安排生产,因为气象预报可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这是可喜的。目前,我国相当多的省气象台与省电力公司紧密联系,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对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规划。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了这方面的调查。只有对资源详细摸底,才有建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基础。   四是对核污染的预报。他强调,这一点大家知道得少。试想,如果核电站发生事故,气象部门就要对核污染扩散路径、空中和地面污染浓度与范围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在这方面,中国气象局一直“未雨绸缪”。   五是金属老化问题。输变电设施多是金属材质,热膨胀、冷收缩频繁势必造成金属老化加快。比如湖北省夏季最高温度超过40摄氏度,冬天则至零下。因此,在电网的设计、建设中,必须考虑环境温度。   “交集”还有很多,郑国光期待气象与电网的握手更有力。他坦言,虽然气象部门比较准确地预报了这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的每一场天气过程,但受当前天气预报技术水平限制,对这次灾害的持续性和影响程度也有估计不足的地方。气象部门将加强这方面的科技攻关,加快建立我国延伸期(10~30天)天气预报业务,提高气象灾害预评估能力。   对于完善整个社会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他认为:一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工作机制。气象部门的应急预案应该“走出去”,与社会紧密衔接,而非仅作用于气象系统内部。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防灾减灾的科技优势,建立一个科学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机制。一些重大工程,最好经过气象环节的可行性论证评估。
楼主热帖
防雷技术交流QQ群24889852欢迎加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住防雷宿舍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KBTE防雷技术论坛,防雷检测资质,防雷工程技术网,防雷资讯网,防雷方案设计,防雷工程施工,建筑物防雷接地交流社区

GMT+8, 2024-11-22 22:19 , Processed in 0.16970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