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引雷 孰是孰非!
近日,居庸关长城一阵雷电击伤数十名游客,有人怀疑该事件是一老者打手机所致。气象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后认为,雷击系在雷雨天气使用手机引发感应雷所致。居庸关长城管理处出台紧急措施,今后遇到雷雨天,游客不关手机不能登长城,管理处将加派保安力量进行监督。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在空旷环境中手机释放的电磁波是雷电的良导体,只要手机与通讯网络接通,与基站保持联络,就有电磁波发射或接受,即使不处于通话状态同样可能引起雷击。因此,专家提醒公众,雷雨天气走在空旷的环境中应关闭手机。 —————————————————————————————— 2003年07月16日《北京晚报》转载《扬子晚报》报道:“前两天,一辆摩托车行驶在张家港南二环路包基附近时,突然电闪雷鸣,车上两名中年男子同时被雷电击倒,其中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仍在抢救之中。据悉,死亡原因可能是由于闪电击中其中一人的手机,导致两人触电身亡。 闪电时打手机到底会不会导致触电?某大学气象专家U教授认为,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但一般来说,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仅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而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就成为地面明显的凸起物,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放电对象。防雷中心的有关专家提醒市民,一定要加强有关避雷尤其是电源、信号系统的防雷击意识,尽量避免在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雷雨中穿行无障碍物地区时,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2008-11-30 10:12:41 218.14.*.*
看了这么多,我真不知道这些家伙胡说些什么?原来这么多人只知道用自己的专业知道来浅谈防雷,却没有人站在气象的角度来说说雷击事件?
2008-11-26 17:31:39 61.155.*.*
不好说什么,我才刚学防雷,再说我的老师在这儿呢。
2008-11-8 11:31:41 221.237.*.*
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主任刘吉克高级工程师认为,手机是无线通信设备,频率高达900至1800兆赫,而雷电的频率却只有几十兆赫,理论上不可能出现手机引来感应雷的现象。打雷时,手机的磁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足以引起对人身体的威胁,最多会造成手机本身产生损伤而已。
2004-11-8 11:30:31 221.237.*.*
现代高新技术电子产品中的集成程度越高,内部的线间距离越小,则元器件的耐压程度也就越低,更经受不起雷电强烈冲击的破坏。同时,建筑物的避雷装置接闪能力越强,通信设备等电器遭雷击的侵入的可能性就越大。原因是在雷击电流快速的由引下线导入大地时,瞬时间内自上而下的产生了一个强力的变化磁场,处在这个强力变化磁场作用范围内的所有电器、信号、电源及它们的传输线路都产生出电压差,从而迅速将其击毁。
2004-11-8 11:28:14 221.237.*.*
江苏省防雷中心主任冯民学博士认为,下雨天打手机引来感应雷并没有科学依据。居庸关长城上游客因雷击受伤事件的原因尚未调查清楚,因长城建在山脊,而烽火台又是长城的制高点,雷击事件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安装避雷针或安装不当造成的。
2004-10-26 10:44:45 218.75.*.*
原子弹炸东京举了一些例证,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实事求是的讲,许多被称为专家的防雷人士缺乏对复杂雷电机理的了解,更缺乏对实践的认识,也不具备对实验结果的正确认识,往往只从单方面的知识去确定什么,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无知的大胆。手机引雷说法的最大好处在于提高人们对科学的进步。应该给予肯定。
2004-10-25 23:07:09 202.103.*.*
驳斥手机引雷的异端邪说
作者:原子弹炸东京
2004年7月,居庸关长城数十游客钻在烽火台里避雨, 遭遇雷击,数十人被击倒,15名游客受伤住院。各大网站报社引用文章中,有如下一段文字:“据专家介绍,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能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在使用手机时,如遇高空向下电流极易造成雷击;在雷雨天气,手机开通电源都极易引来感应雷,而在雷击区打手机,手机无疑就充当了避雷针的角色。而且据研究,如果手机信号过强,有时连避雷针也不起作用。”而且后来网络接着劝诫游客不要在雷雨天打电话。”
目前GSM手机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于40微瓦,其电场强度小于12V/M,即0.12V/CM,这与雷击需要的电场强度要求30000V/CM,相差250000倍,用0.12V/CM的电场强度引发需要30000V/CM电场强度的雷击,这种说法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使我想起流传于互联网上的一则笑话:蚂蚁在大象走的路上伸出一条腿,对兔子说:“嘘,别吱声,我要绊死这野仔”,真是可笑。按照这样的理论,微波塔强大的功率应该是比避雷器更能引雷,不过,你还能用得上手机么?手机真正的危害是它的高频电磁波对于微电子设备的损害。
再说“电磁波导电”说,“据专家介绍,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简直是胡说八道,概念错误!电磁波不是介质何来导电不导电之说,这就像有人说,“我的目光会放电”一样,这应该属于后现代的文学作品,而不是科学!如果电磁波导电我们就不需要再开采铜矿、铝矿做电缆了,发射一束电磁波就够了,多么可笑!
“手机能够引来感应雷”更荒唐,感应雷是直击雷几万安培的强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或者带电云层在大地上产生静电感应,在直击雷在别处落地后,电荷来不及泄放出现的暂时高电压,没有直击雷就不会有感应雷,而报章竟然说手机引来感应雷,这不是说:“石头生了个猴子”神话故事么?!这种报道误导民众,祸害下一代!
还说“手机电磁波是雷电很好的导体,能在很大的一个范围内收集引导雷电”、“而且据研究,如果手机信号过强,有时连避雷针也不起作用。”让这些记者去捕捉些花边新闻、女网球运动员内裤漏光的照片还行,报道科学新闻简直瞎扯,手机如果有这么大作用我们让它作避雷针好了,全世界多少真正的电气专家学者研制避雷针、消雷器还不如用手机了。而且目前最好的消雷器也就能够向空中2米发射先导电晕,如果用手机产生的电磁波能够导电,岂不可以直接发射到1000米高的雷云层去了,还费那么样大的事么!
还有报载最近秘鲁发生一场雷击造成240只羊死亡, “据专家分析是因为羊脖子上的铃铛”,对于有人遭雷击就归因于耳环、项链,这种报道却过欠缺想象力了。如果是这样,木结构的塔不应该遭雷击吧,可是相反,山西的木塔基本上全是遭雷击焚毁的,因为即使木头在雷雨天气它也会积聚大量的电荷,只是它可能积聚的慢,但雷电不是M134速射机枪,有足够的时间来积聚电荷。国内目前只有应县木塔存留,应县木塔的结构特点是塔顶立一铁刹,全为铁杵制成,由迎莲覆钵、相轮火焰、仰目宝瓶及宝珠组成,中间有铁轴一根,插入梁架之内,有避雷针的功能,四周八条铁链,相当于引下线,也许是古人无意中做了避雷装置方才使木塔保存到现在。
《生活时报》报道:巴西一名青年近日遭雷击身亡,他口腔内的金属牙套被怀疑是“死神”的帮凶。据报道,3月20日,巴西的老港市下起了大雨,22岁的克雷贝松正骑着自行车,车上还带着两个七八岁大的小孩。突然,一道闪电凌空劈来,克雷贝松应声倒地,脸部完全被烧焦,两个孩子也吓得大叫起来,但身体没有受伤。根据克雷贝松脸部烧焦的情况分析,可能是他戴的矫正牙齿用的金属牙套引来了雷电。
从报道的情况看绝不是牙套引雷,牙套放在嘴里还能引雷那是缺少常识的表现,是雷电并非牙套引来,克雷贝是受到强烈的雷电电磁感应使牙套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动势而致死。
需要明确是,避雷针之所以能够引雷,不是因为它是金属,而是因为它站得高!你把避雷针放到室内它能引雷么?如果放室内还能引雷,那生产避雷针的工厂的工人可没法活了!我们知道树木没有金属,但是也经常招雷击,难道它有“铃铛”?它有“牙套”?不是,就是它长的高!我们的思维可以翻过来考虑这个问题,云地放电就是雷云与大地之间产生放电现象,我们也可以说大地的异性电荷同样轰击了云彩,雷云同样承受了巨大的电荷,我们能说某一片云彩把大地的电荷引来了?那是带有“铃铛”那的一片?不是的,应该是距离最近、电场强度最高的那片云彩开始的。
避雷针之所以使用金属是因为它导电率高,能够快速将电流泄放,但是这种做法现在已经遭到质疑。1989年8月12日,与青岛市区相隔4海里的黄岛油库的原油罐群因雷击发生爆炸起火。这场事故造成5个油罐报废,4万吨原油燃烧,损失1401万元,19 人死亡,74人受伤。油库没有安装避雷针么?不是的,避雷针安装了并且起了作用,但是也正是避雷针接受的强大电流引起的强烈电磁感应触发了油料燃烧。如果在避雷针增加回路的阻抗装置,增加几条并联引下线分流,也许就不至于引起火灾了。有人说是“滚地雷”(球雷),那说法我认为是瞎摆乎骗总书记的,总书记日理万机,肯定也听不明白这不伦不类的术语就糊弄过去了,我在油库呆过,油罐都是密封的,那“滚地雷”还能钻到油罐里边不成,而且雷电击穿不了超过4mm厚度的钢板。
所以现在新一代避雷针考虑的是增加避雷针的电阻,限制雷击电流,近年来出现半导体消雷器或高阻避雷针就是基于这种思想的产品。
不过,网上还有许多人举例许多证实某人打手机被雷击,这种说法还是没有依据,在雷雨天你在外边小便也会遭雷击,能说你的命根子引来雷击?
我认为手机引雷肯定是错误的,雷电的电磁场能够毁坏手机可是真的。
居庸关雷击的真正原因可能是直击雷击中居庸关烽火台,使内部避雨的人受到跨步电压或者靠近墙壁遭受的接触电压,也可能还有直雷击产生的激波和次声波同时作用,使许多人同时被击倒、晕倒。因为巨大的雷击在闪道附近可产生10个大气压的冲击!
另外还有网站上关于雷电性别选择的报道,如下:
有趣的是雷电对于男人比女人更青睐,有关雷电选择性的最早记录见于1878年9月1日,法国博内勒地区。三个妇女和一个男人正在路上行走,忽然间雷电交加,他们只得躲到大树下避雨。女人们害怕把裙子弄脏,没有靠着树干,而那个男子则背靠大树站在那里。突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男子身上的衣服瞬间燃烧起来。女人们冲过去救他,却惊恐地发现,他已经死了。
这位男子的死亡似乎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但还有更离奇的雷击选择性的记载。在英国,一对夫妇同样躲在树下避雨。冷风吹过,凉意袭人,他们搂抱着站在一起。忽然一道闪电过后,女人发现丈夫不见了,只在地面上看见一小堆灰烬。原来,她的丈夫已在瞬间被蒸发了:闪电的温度可达太阳表面温度的5倍。不过,这位可怜的女人自己则安然无恙。 这种说法也是有疑问,除非这个女人穿着金属屏蔽服。
1966年,日本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雷击事件。一群中学生在攀登一座不算高的山峰时,天空传来了轰隆隆的打雷声。老师用绳子把孩子们相互连接在一起,以免有人滑倒跌下山去。可是,就在此时,一道强烈的闪电刺过天空,三分之一的人被击倒。倒下的全部是男孩。
雷电青睐男性的说法传奇有趣而且活跃气氛,但是却没有科学依据,缺乏事实,均是道听途说,雷击每年死那么多人,但是列举的事件确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一百多年前,我们湖南的老表还能赶鬼回家,这有依据么!如果说存在这种事情可能是偶然事件也可能是由于男孩个子较高,而且脂肪少导电率高的原因。
让我们再看以下报道: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一件雷击事件 :9月1日下午,一名广西女子骑单车行走时,在白云区人和镇东华工业区突遭雷击,当场昏死过去,随后在现场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当时她身边的丈夫却毫发无损。
2001年4月29日下午5时许,在琼山市三江镇黑牛山北合铺村后坡一果园里,一位年轻妇女肩背上背着小孩正在地里劳动。突然,一道刺眼的蓝电将其劈倒在地,孩子揪心撕肺的哭声惊来了正在附近劳作的农民,待他们奔来现场时,被吓得退倒在地:年轻母亲俯卧在地,身上的衣裤里里外外全被烧光,头发被烧焦,胸部左右乳房被雷电各击有一小洞。母亲已经死亡,但目击者说,当时母亲的右手弯向后背,仍紧紧地护住孩子的头部,孩子安然无恙。
这次没有性别选择,我们能据此说雷电选择母亲不攻击幼子么?母亲临死时俯卧,右手弯向后护住孩子,这说明妇女不是立即死掉,在死去之前她还能有时间护住孩子,而且临死之前还有能力选择一种俯卧扑到的姿势以保护孩子,这说明雷击不是特别严重,只是烧了衣服,而没有肉体焚毁,而母亲可能劳作不可避免淋雨,而且劳作会有汗水加重了身体的导电能力,结果就发生悲剧,但是孩子可能有防雨措施,衣服没有湿,而免于劫难。母亲是伟大的,她凭强烈的母爱的意志俯卧,如果身体后仰可能会压死孩子。
也许真正的专家、学者没有时间上网来理论这些新闻,我从事电气工程,但是也经常上网,上网我一般看新闻看库娃、看李玫。最近准备写一篇论文找一些文献看到这些文章,气得不行,这样的新闻误导民众而且言辞凿凿,“专家进行现场勘察”、“气象专家共赴现场分析”“某教授解释”,我觉得这有些误导,缺乏科普知识了,网站的新闻也只能看看库娃的裤衩或者黑社会的砍刀了!这些不需要分析,不需要理论,一看就明白!明天也不需要记住它!
最后觉得要说一点就是雷击是神秘的大自然现象,到现在人们并未真正完全揭开它的真实面纱,即使揭开它的面纱人类也不一定能够彻底逃得了。
最后给大家补充一点雷电知识。
0. 前言
我国每年雷击死亡约3000人,受伤致伤约6000人,由于雷击引发的火灾、设备损毁等带来的经济损失约70亿人民币。《重庆晚报》载2004年6~11月,仅重庆市因雷击损失2个亿,《江南时报》载南京市每年雷击损失1亿元。
0.1 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0KA,最大电流可达300KA;
0. 2 闪电的电压约为一亿伏至十亿伏;
0. 3 一般雷击分为3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μs;直击雷电流峰值时间通常负闪击只有5μs到15μs,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kA/μs;
0. 4 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30亿千瓦,相当于1997年全世界发电机装机总容量之和,但只有短短几十μs,可以计算出闪击发出的能量约100兆焦耳,约30度电的能量,相当于2千克汽油所放出的能量。
0. 5 雷击破坏范围可覆盖1.5~2km;
0. 6 雷电波的频谱位于几十HZ至一兆HZ之间,其能量主要集中于几十KHZ频段上;
0.7 闪电通道内的气压可达10个大气压以上,产生的冲击波以约3000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
0. 8 雷电通道的温度可达6000~10000°C(太阳表面的温度为6000°C),甚至更高,雷电流通过金属导体,当导体截面不够大时,甚至可使其熔化,遇到易燃物质,可能引起火灾;
0.9雷击点产生的热能足以熔化直径4~6mm的钢球,可以击穿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0. 10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秒钟的雷击次数约为600 次。
2004-10-25 15:21:05 218.75.*.*
哪来那么多著名专家,凡事多用脑,跟风想当然不是科学的态度。
2004-10-21 13:14:32 221.237.*.*
著名防雷专家 关向石 老师认为 :雷灾调查结论宜慎重
最近一段时间里,雷电活动频繁,从媒体上不断传来雷电灾害的消息。许多报导如实描述了雷灾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并介绍了当地气象防雷机构的调查及初步结论,同时提醒人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避免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人身伤亡及经济损失。这些报导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的同时,提高了气象防雷机构的声望。如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发生6.26特大雷击事故后,台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郑金达所长在勘察分析后指出:此次事故系遭直击雷所致,他提醒大家,雷雨天气时千万不可到树下避雨。但是,也有些报导失实,对雷灾分析不够科学。北京某报在报导7月23日下午居庸关长城8号烽火台(敌楼)雷击造成四名游客受伤(其中二人系混乱中摔伤)的文章中就有上述问题。
该报导说:7月24日“十三陵特区办事处邀请气象专家到现场共同分析此次游客遭雷击的原因。专家们在考察后得出的一致结论:游客遭雷击系在雷雨天气使用手机引发感应雷所致。”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感应雷”和“手机”。在该报的“相关链接”中介绍“雷电可分为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等”。关于“感应雷”在自然界实际上并不存在,它是一种延用已久的错误概念。在自然界除球形雷外,只有云闪和地闪。发生在雷云之间(或雷云之中)的放电现象,称为云闪;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称为地闪。直击雷在击中大地或地面上的建筑(构)物时,雷电流会对附近的导体产生电磁感应,对开口环产生感应电压,对闭合环产生感应电流,这些感应出的电压和电流可能损坏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国际标准(IEC)和国家标准(GB)中将这种雷电感应效应定义为雷击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LEMP只对导体或设备产生干扰,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直击伤害。因此,如果真是雷击磁场对手机产生了感应效应,首先损坏的应是手机,只有在手机电池爆炸情况下才会对持机人造成伤害。
关于在雷雨天打手机是否会引起雷击是一个尚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许多专家认为:手机的功率很小,属于毫瓦级,其频率均在2400MHZ以下,手机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是电和磁的波动过程,与雷云电场的电离及击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说手机的无线电波能引发雷击,那么许多大功率的无线电台,电视台发射天线岂不是在雷雨中首当其冲了吗?大量雷电灾害事例证实,雷电易对金属物产生闪击,如高尔夫球场中高举金属球棒的运动者,佩戴金属饰物的头部等,因此在空旷处或山上避雷雨时,最好将佩(携)带的金属物取下并包好,放置在较远的地方。这些金属物含手表、手机等,至于手机是否一定要关闭,尚无研究结论。
在中国气象局颁发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规定,雷电灾害调查和鉴定是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的,实行属地管理。7.23居庸关雷灾现场事故勘察报导中却大量引用了吉林市某防雷办专家的分析意见。为此我们联系了该同志,他在电话中表示,最近未到过北京,更没有到现场参与事故分析,也没有接受过电话采访,为此他已与北京某报联系,要求澄清事实。
雷电灾害调查结论涉及到法律、责任和赔偿等一系列问题,雷电灾害的成因可能是错综复杂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分析为基础,按照强制性国家防雷规范为标准,才能得出客观、公正及准确的结论。当情况比较复杂时,遭受雷灾的单位应当主动报请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可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参加的事故鉴定会来解决疑难,千万不可匆忙的做出结论,雷灾调查结论宜慎重。
2004-10-21 10:47:49 221.23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雷电防护教研室主任杨仲江说,
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雷电感应作用(俗称感应雷)。直击雷是直接击中物体的雷电,雷电能量大,危害也很大;雷电感应是当雷电击中目标时在其周围形成强大的电磁脉冲使附近的金属设备感应高电压而损坏。目前,这种雷击的波及面更大,损失也更大。现在很多建筑物都装上了避雷针等防雷设备,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通俗地说它是将雷引到自己身上,保护周围其他建筑或者设备。手机在收发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相对比较强,雷雨天使用中的手机就好比避雷针一样,人在避雷针下安全肯定受到威胁。因此,打雷时,如果人在露天、空旷的场地停留,从自身安全角度出发,最好不要用手机或关掉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