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 花园式气象观测站。
图片1 L波段天气雷达。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国气象局的关心支持下,西藏气象事业在现代化建设、气象服务能力、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代化建设成绩显著
1978年以前,西藏有地面气象观测站36个。1979年,建设了八宿、米林和南木林3个县气象站;2004-2005年,在尼玛县、珠峰绒布寺建成了2个自动气象站;2006年-2007年,利用中日JICA项目,在工布江达县、朗县、日土县、札达县、措勤县、谢通门县、亚东县建成了7个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目前,西藏全区气象台站达到48个。
1978年以前,西藏气象观测项目主要有云、气压、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等,观测手段科技含量低,观测质量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西藏大力加强综合观测体系建设,增加了农业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雷电监测等业务项目,观测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先后建成了拉萨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拉萨、那曲、林芝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色季拉山8个立体气象观测站,改则、申扎、那曲、昌都、丁青、隆子、林芝、定日8个GPS/MET水汽观测站,6个风云二号静止卫星(C星)数据接收站,改则县气象梯度观测站等;建成了自治区卫星遥感中心、卫星遥感实验室,拉萨、那曲、日喀则、林芝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江孜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基地,4个雷电监测站;通过山西省1000万元援藏项目建成了高原大气环境开放试验室。2007年,西藏全面启动了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启动了青藏铁(公)路沿线德庆、羊八井、乌玛塘、古露、扎仁5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综合观测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1978年以前,西藏气象观测、统计等工作主要靠人工完成,质量很低;气象信息传输主要依靠莫尔斯发报、电传和传真,效率低下;天气预报主要凭借预报员对天气图、气象资料、天气气候特点的认知程度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业务单一,准确率低;气象信息主要通过广播电台和《西藏日报》发布,覆盖面低,受众少。
改革开放以来,气象观测、统计等工作经过PC-1500袖珍计算机、微机统计,逐步发展到现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MILOS520自动气象站,实现了器测部分的自动化,使本站气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蒸发、风向风速和毛发湿度等实现了自动观测、自动传输。伴随高性能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值化信息收集、处理、传输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天基、地基、空基三位一体、高自动化大气探测技术的发展,气象预测预报业务得到了广泛拓展,西藏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已从传统的天气预报领域,融入到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基本气象业务之中,渗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等多个方面。加强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预报预测系统建设,建立了基于数值预报的天气和气象灾害的气象预报平台和可视化会商系统。气象预测预报业务科技含量显著提升,预报产品的时效性和准确率显著提高。2007年西藏24小时晴雨天气预报年平均准确率达84.3%,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测达90.5%,与“十五”末相比,预报准确率提高了6%左右,比改革开放前更是有很大幅度的提高。GPRS通信方式在全区地面、高空、GPS/MET水汽观测站运用,完成了区、地、县三级气象部门宽带网建设,由地方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经济信息网”,气象信息发布取得了显著成绩。
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果
西藏高原气象科研一直是全世界气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但在1978年以前,西藏气象科学研究却十分落后,一些研究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气象部门通过不断深化气象科技改革,完善科研管理机制,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局科研业务人员共申报立项和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9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4项(含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中国气象局科研项目30项,自治区科研项目33项,地(市)科研项目27项,局设科研项目88项。共有68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励,其中,《西藏自治区气象实时业务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遥感动态监测》和《西藏自治区气象实时业务系统》2个项目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藏地区旱涝气候分析与天气预报研究》等5个项目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高原大气臭氧与紫外辐射研究》等38个项目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四等奖;《拉萨市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等22个项目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共在省部级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在《地理学报》、《大气科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高原气象》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发行学术专著17部。2007年,西藏气象部门在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21篇,一篇论文被SCI发表。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气象部门与挪威贝尔根大学、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自治区体育局、国土资源厅、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气象现代化建设、防灾减灾和资源共享等开展全面合作,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了西藏积雪面积、森林(草原)火情、植被长势、水体变化监测等工作。为有效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增强青藏高原地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申报了青藏高原气候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项目。 8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监测服务系统》项目论证会,对该项目进行了专家论证。
人才队伍建设日趋合理
1978年以前,西藏气象队伍的文化结构、民族结构、专业结构、职务职称结构等都很不合理。1959年底,西藏气象部门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职工仅有14人,只有大气探测、通信、农业气象、天气预报、业务和后勤管理6个专业,全区气象部门只有1名工程师。当时,西藏气象部门属处级单位,仅有处级领导干部3名,科级领导干部11名。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气象部门坚持实施人才强业战略,推进人才机制与体制创新,以高层次人才和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07年底,西藏气象部门拥有博士2人,毕业并在岗硕士研究生2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2人,本科268人,大专22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职工占正式职工总数的51%。有正研级高级工程师4人,副研级高级工程师112人,中级职称388人,初级职称428人。有处级以上管理人才109人,其中地厅级8人,处级101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占6%,本科学历人员在领导干部中占34%,大专及以下人员占60%,28%的处级以上干部具有高级职称。 基础建设显著加强
1978年以前,全区气象部门没有一栋办公楼,气象部门的工作用房和生活用房在当地都是最差的。全区气象台站没有一个冲水式厕所,环境卫生条件非常差,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气象局的关心支持下,西藏气象部门大力加强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工作,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全区39个有人气象台站初步建成了绿树成荫、花草葱郁、空气洁净、环境优雅的文明气象台站,台站面貌焕然一新。区气象局大院建成了富有现代气息的多功能厅、发展成就展示厅、图书室、室内外健身场所、职工活动室、新气象广场等,地、县气象台站也都建成了图书室和职工活动室,为职工提供了良好的文体活动环境,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了区内外职工生活基地建设,使全区气象部门1998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有了私有住房。建成了西藏气象局成都接待站,极大地方便了西藏气象职工休假、出差、治病和疗养。
提高了气象技术装备的宏观调控、综合管理和技术保障能力。昌都和阿里气象装备分中心的筹建工作取得进展。后勤管理、办公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1978年以前,气象法制建设一片空白,气象法制工作无从开展,气象依法行政更是无从谈起。气象内部和外部规范,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依靠政策调整,随意性很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西藏气象部门不断完善气相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宣传,严格履行职责,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自治区人大、政府已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气象条例》、《西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办法》、《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办法》、《西藏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气象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初步建立了西藏气象法规体系,为气象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以前,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加上十年文革,党建工作畸形发展,干部职工思想混乱,人人自危,精神文明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凝聚精神、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凸显,气象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凝炼出了“高海拔,高标准;缺氧气,不缺志气”的西藏高原气象人精神,涌现出了陈金水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全区气象部门群众检举信访率不到千分之一,多个单位被中国气象局评选为局务(政务)公开先进集体,阿里地区气象局被命名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单位”。近年来,区气象局党组2次被区直工委评为“区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气象部门各单位全部被地方各级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文明系统”称号。截至到2007年底,全区气象部门受到国家、自治区级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54个(次)、先进个人7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