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防雷器 发表于 2009-3-23 13:59:31

发展气象事业 构建和谐德阳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这个主题既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人类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又充分肯定了气象工作对抗御自然灾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所起的关键作用。我市属盆地和山区气候的交错地带,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属自然灾害多发、重发、频发地区。充分认识气候规律,科学利用气象信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德阳意义重大。
<P>  深化认识,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气象事业,是各级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手段、增加公共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政府履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使气象资源真正成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破除资源瓶颈压力,增强持续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气象工作对优化公共服务发挥着支撑性作用,对维护环境安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前瞻性作用,必须鲜明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高度重视气象事业发展。</P>
<P>  加强领导,大力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牢固树立气象意识,切实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气象事业发展。要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地方气象事业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切实解决好涉及气象事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的投入问题。要将气象法律法规纳入全市普法范畴,加大对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要发挥气象信息网络优势,整合有限资源,及早实现防灾减灾信息共享,提升德阳市防灾减灾的整体能力。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制定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开展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空中和地面交通管制等重大经济社会活动中,要把天气和气候条件作为重要因素,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气象灾害时,要依托气象部门为政府妥善处置公共危机提供技术支持。</P>
<P>  提升能力,提高气象业务服务水平。重点支持建设市级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体系和气象综合观测站网,在德阳市山区及沿山区、主要交通干线、重点旅游景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频发区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提升对灾害性天气和生态气候的监测能力;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努力推进预报从定性到定时、定点、定量的转变,提高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预警和旱涝趋势预测水平,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时效提早1-3小时,准确率提高5个以上百分点;充分依托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发布天气信息,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产社会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完善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反应敏捷、协调一致、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系统、探测系统、作业系统、保障系统建设,使我市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率提高15%,增加自然降水10%;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范畴,做好雷电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工作,开展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重点、重大工程项目的雷击风险评估;加强农作物气象产量的预测预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土壤湿度、作物长势以及保护地栽培的气象观测工作。</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展气象事业 构建和谐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