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雷防护,还有什么可说的?
200年前富兰克林绝不会想到,他以为一根铁棍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复杂了。<BR><BR> 十年前,“消雷针”争论盖棺定论后,人们对各种形态的避雷针研制兴趣却丝毫没有减弱。首先是来自欧美的提前放电避雷针(ESE)伴随着争议在中国开花结果,随后,某些采用中和原理设计制造的“避雷针”也在低调推广,只是研发者在十分谨慎,忌用“消雷”二字。当然,还有基于“绝缘避雷”思路的等离子避雷球,以“高科技、高价位”令人咂舌。<BR> 从应用角度讲,传统避雷针的负面效应已有公论。对许多重要领域,最好的避雷是不让雷电在受保护的范围接闪,比如油库、弹药库等易燃易爆的地方。<BR> 关于各类新型“避雷针”的争论从来都不绝于耳,比如ESE,推崇者称:这是对传统避雷针的革命,使避雷针有效长度大大增加;反对者驳斥:这是骗术,是西方列强忽悠中国人的道具;中立者说:理论是对的,只是功能有所夸大;用户则表示:一分钱一分货,贵的东西自有贵的道理。<BR> 科技的进步从来都离不开争鸣,也只有争鸣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BR> “避雷针”的研究,涉及到防雷技术最基础的理论,电磁场、大气电场、高电压等等。所以,我们认为重启对“避雷针”的研讨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雷电机理的认识,提高防雷工程的实际效用。<BR><BR> 我们期待各路专家对各类新型“避雷针”原理的深入解读,我们接纳一切质疑和争辩,我们欢迎推荐货真价实的产品!<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