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问与答:雷电来了该如何防护
雷电的危害不容忽视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雷电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乃至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会受到雷电的危害。全球每年因雷击而导致的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每秒钟地球造就1800次雷雨,伴随600次闪电,其中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和发电、通讯、影视设备的破坏,毙伤人、畜,引发火灾,每年导致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3000以上。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
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公布的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显示,在1997年—2005年里,我国因雷击平均每年死亡425人,伤373人,但在最近两年,伤亡人数明显增多。如2004年,全国因雷击共造成1829人伤亡,其中死亡770人;2005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1134人,其中死亡583人。据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消息,2006年6月我国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2人因遭雷击死亡,与近几年同期相比,死亡人数偏多。
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据北京市气象局的韩淑云介绍,夏季常见的积雨云,下部温度高,中上部温度低,云中具有强大的上升和下沉气流。云内大量的冰晶、大小水滴、过冷水滴、霰(不透明的雪珠)和冰雹等水汽凝成物,通过碰冻、碰撞、破碎和融化等许多复杂的过程,使云中起电并使正、负电荷分离开来,在云中形成正负的荷电中心,当聚集的电量足够大时,异性荷电中心之间就会发生击穿放电而产生火花放电现象和强大的响声,这就是雷电。
具体说,雷击灾害是由雷电产生的三种效应导致的:一是电效应雷电可产生强大的电场和磁场,使处于雷击区内的电子设备和人体产生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生成数千伏的静电感应电压,由此造成大量电子设备被击毁,或导致人体心室纤颤及呼吸肌麻痹而猝死。二是由于热效应强大的雷电流可以转变为热能。据测算,雷击点的发热量可达500—2000焦耳,能立即熔化50—200立方毫米厚的钢材。这正是遭雷击后建筑物起火燃烧、人体组织会碳化成焦状的原因。三是雷击能对物体产生强大的冲击性电动力,使被击物体断裂或破碎,例如建筑物倒塌、大树从中间被劈开、正在田里劳作的人瞬间被击掉一侧上肢等等。
雷电出现的开始月份一般从南往北,由东向西逐渐推迟,一般于9—10月份结束。雷电产生的同时还经常伴随暴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雷电还有日变化,大陆上雷电一般多出现在白天,集中期在午后到傍晚之间。沿海和西部山区的许多河谷地区,易在夜间出现雷电。雷电出现后,一般持续瞬间多在1—2小时,并且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持续时间长。
科学防御雷电灾害的措施,韩淑云告诉记者,遭遇雷雨天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室内雷电交加时,首先要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关闭电视、电脑等室内的用电设备,断开所有的电源及信号线路,并使端口保持一定距离;同时避免接打手机;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其他设备;不宜使用金属喷头冲凉,也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不要靠近水管、暖气、煤气等金属管道。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放的易燃物品。不在阳台的铁管或铁丝上晾、收衣服。
2.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如已经在室外活动,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最好不要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如正在行车应关闭收音机等电磁通信设备。
3.不能在江、河、湖、海、池塘、水库等水体边停留,更不能继续在露天游泳池里游泳,要迅速远离水面,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雨。
4.如正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场所。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是避雷的好场所,具有完备的金属车厢也可以利用,雷雨天停留在汽车内是安全的,但别把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也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没有掩蔽场所时,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应找一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尽可能降低高度;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在大树、广告牌、烟囱、旗杆、电线、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避雨、停留;要远离铁轨、金属栏杆及其他金属物体。在身体附近发生高压电线遭雷击断时,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雷击后应如何进行急救?
如果感觉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的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卧倒在地,等雷电过后呼救。
当人体遭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的时间很短,大部分电流经皮肤,减少了对心脏的损坏,但增加了皮肤的烧伤程度。如果人体遭受雷击后身体没有出现紫蓝色的斑纹,有可能是假死,必须就地组织抢救,及时送往医院。
急救时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是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给受害者取暖,以减少体能的消耗。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必须连续进行,中间不能停顿,直至受害者能够完全恢复呼吸和心脏跳动或者证实死亡为止。
页:
[1]